近日,记者跟随安徽省委宣传部“筑梦现代化 共绘新图景”集中采访团走进皖北,看各地如何助力农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数字赋能 建设智能工厂
佩戴电子耳标的奶牛在转盘式挤奶机上完成自动化挤奶,合格的生鲜乳经过一步步加工并在包装后顺着链条依次运出,自动饲喂、清粪和喷淋系统也按时启动为牧场养殖提供保障。这是记者在地处淮北市的安徽曦强乳业集团有限公司内看到的场景。该公司总经理王昌岭介绍,牧草种植、奶牛育种和养殖、奶产品生产和流通,甚至安保和厨房都属于全链路溯源管理系统。类似的数字化技术应用场景,他们已经完成了超包養網过550个。
“从2017年开始做数字化改革的时候,我们就想把一杯牛奶做得品质更高。”王昌岭说。2017年的第一次改革,各类管理软件15套被废弃,而在2021年的第二次改革,全链路溯源管理融入了系统的各个神经。现在乳制品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可以通过扫码获取信息。
数字化也在改变和塑造工人们的生产和管理习惯,虽然仍然使用传统原料库,但是在数字化技术的帮助下,通过扫码等方式汇集和检查信息,1个工人现在可以管理6个原料库。
“下一步,我们希望做到把一杯牛奶从出厂检验合格提升为从源头开始的各个生产关键控制点的全链合格。”王昌岭介绍。依托智慧牧场和智能制造的结合,以客户为中心、以生产安全为基础、以产品追溯为主线的发展将是曦强乳业的包養未来目标。
因地制宜 发展农旅融合
沿着淮北市的网红公路——“龙脊天路”向山上前进,除了漫山遍野的石榴树,车辆和游客也不断增多。烈山区烈山镇党委委员朱勇介绍,等到了石榴成熟的季节,不仅游客量会更大,沿途也会有更多的村民把自己种植和生产的石榴产品拿出来售卖,这是近年来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真实写照。
朱勇在“石榴红了”乡村振兴馆里介绍,全镇现在种植石榴约2万余亩,光石榴相关产值一年可以突破1.2亿元。同时,现在每年游客达到近200万人,也带动了周边以地锅鸡为主的餐饮业发展。
早在前几年,烈山镇还只是依靠单一的石榴产业带动经济收入,而伴随着“皖北川藏线”旅游风景廊道的建设,以及对于自身石榴产业的深入探索和发展,乡村旅游正带动着烈山镇更多元地进行创收,进一步实现乡村振兴。
同时,这也离不开“跨村联营 托管运营”发展模式对国家AAAA级四季榴园景区进行的重组优化。“跨村联营 托管运营”即烈山镇组织14个村(社区)包養拿出集体经济资金,成立集体经济管理公司,跨村联合经营,整合闲置资源,大力建设四季榴园景区,同时招引第三方旅游公司专业团队,采用“托管运营”方式,探索农旅融合的更多可能。
据淮北市禾佳景区管理公司总经理宋平介绍,自从接手四季榴园景区的开发和运营以来,去年景区营业性收入达到770余万元,带动直接就业人数约300人。去年年底建设的滑雪场开业至今,盈利380万元。这些都是烈山镇重组闲置资源,探索农旅融合带来的收益。
循环利用 助力绿色农业
“这里的双孢菇采摘下来即可食用,全程绿色有机生产模式,连浇的水都是纯净水。”在蚌埠市五河县一个育菇房里,五河众兴菌业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指着基料上的双孢菇说。
之所以在未经任何处理的情况下就能食用,是因为双孢菇实现了绿色生产。培养双孢菇的基料主要为小麦秸秆和鸡粪,二者都是农业生产的废弃物和下脚料,而该项目每年可包養回收利用小麦秸秆6万吨、鸡粪3万吨,具有显著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作用。
双孢菇的每一个生产周期持续6周,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采摘3茬,1年可以反复循环种8次。去年,五河众兴菌业科技有限公司年产双孢菇3.8万吨,产值3.4亿元,不仅实现了绿色农业的创收,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解决了部分农民的生产废弃物处理难题。
同时,使用过的基料也不会被浪费,而是成为制作有机肥的原料。据介绍,五河县作为小麦种植大县,不仅可以就地取材获取大量小麦秸秆,生产的有机肥也可以原地投入使用,有效助力五河县绿色循环农业发展。